辽宁盘锦一家眼科医院的“特殊病房”,成了社交平台上讨论度颇高的“反面案例”——不是因为服务不到位,而是这个叫“亚朵病房”的名字,让医院卷入了一场商标侵权官司。
事情的起因,要从医院的“善意初衷”说起。据医院10月16日发布的《公开说明》,打造“亚朵病房”是想改善患者的住院体验——团队成员出差时住过亚朵酒店,觉得那种“安心感”很适合术后需要静养的眼科患者,于是专门找了和亚朵同款的床品、卫浴,甚至客耗品,想给患者“复刻一份熟悉的安全感”。但他们没意识到,“亚朵”作为酒店品牌的注册商标,并不是想用来“致敬”就能随便用的。
这场官司的导火索,是亚朵集团的起诉。天眼查显示,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早在9月5日就发布了开庭公告,案件涉及这家眼科医院、上海亚朵商业管理集团,还有腾讯公司。直到近日网友发帖曝光,这件事才从“悄悄处理”变成了公共话题。
“我们就是想默默把事情解决了,不想闹大。”医院工作人员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,语气里满是悔意,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,一切以公开说明为准。”而亚朵集团的客服则表示,已经记录了情况,但截至发稿尚未给出进一步回应。
其实,网友的讨论里藏着两种声音:有人觉得“学亚朵的服务理念是好事,可惜没守规矩”;也有人直言“商标就是企业的‘脸’,没经过同意就‘借脸’,再善意也不对”。但不管怎么说,这件事的核心早已不是“病房好不好”,而是“边界感”——哪怕是想做“有温度的服务”,也得先踩稳法律的线。
对于这家想“用服务打动患者”的眼科医院来说,这次的官司更像一堂“法律课”:善意的初心,需要用合规的方式落地;想要给患者“安心感”,首先得让自己的行为“站得住脚”。而对于更多想做“体验升级”的商家来说,这也是个提醒——致敬可以是产品细节里的用心,但不是直接“搬”别人的品牌名字。
毕竟,安全感的前提,从来都是“守规矩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