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0号上午,长白山天池北坡观景台的网友突然举着手机喊起来:“快看!天池‘开锅’了!”视频里,原本蓝得像块翡翠的天池水面,腾起大片乳白雾气,五六级风一卷,雾气裹着水汽顺着水面翻涌,远远望去真像有人把一锅冷水烧开,“咕嘟咕嘟”冒着“热气”。这段画面传到网上,评论区立刻炸了:“天池这是要‘煮什么’?”“难道底下有温泉?”
没等大家猜多久,长白山景区工作人员就把“谜底”摊开了——这不是什么“异象”,是一种叫“海浩”的自然现象,“一年也就出现一两次,比碰着天池开冰还难。”工作人员解释,“海浩”的“诞生”得凑齐两个“硬核条件”:气温“跳崖式”下降,让水和空气的温差拉到最大;再加上大风“推波助澜”。就像这次,19号天池下了一整天雪,气温还在零下5度左右,20号突然放晴,气温直接跌到零下13度,天池的水(水温约2度)比空气“热”了十好几度,水面蒸发的水蒸气碰到冷空气,瞬间凝结成小水滴,风一吹就跟着水面波动,看起来可不就像“开锅”?
当天跟着景区清理积雪的导游晚晚,刚好撞着了全过程。她擦着冻红的手跟我说:“我正蹲在路边扫雪呢,抬头就看见天池那边‘冒白烟’,风把雾气吹得顺着水面跑,像给天池盖了层会动的薄纱。”晚晚在长白山做了三年导游,也就见过两次这景象:“上次是去年12月,也是降温加大风,有个游客举着手机追着雾气跑,说‘比看极光还新鲜’。”她笑着补充,“这现象最多撑一天,等气温稳了,雾气就散得干干净净,想碰着得看‘运气’。”
视频底下的评论区,早就成了“讨论大会”。有人惋惜:“我上星期刚从天池回来,怎么就没赶上?”有人科普:“海边冬天也有这情况,比如大连的渤海湾,只不过天池的水更静,看起来更明显。”还有人感叹:“原来大自然才是最牛的‘特效师’,用温差和风就能‘变’出这么奇的景。”
其实仔细想想,这些“少见”的自然现象,从来都是大自然的“小惊喜”——没有什么“超自然力量”,不过是气温、风、水凑在一起的“化学反应”。就像这次的“天池开锅”,不是“异象”,是大自然在说:“你看,我用最简单的物理规律,就能给你变个‘魔术’。”
说不定哪天你去长白山,刚好碰着降温的晴天,风一吹,就能看见天池“冒白雾”的样子——那不是“开锅”,是大自然递过来的一张“邀请函”:“来,看看我藏在温差里的小秘密。”
